四川又出现了“第二个胡鑫宇”
2023-02-15人气:33评论:0
胡鑫宇事件刚刚落下帷幕,令人没想到的是,四川又出现了“第二个胡鑫宇”。
“第二个胡鑫宇”指的是四川省资中县高三学生曹某英,她于今年1月7日在河边滨江公园失联,直到两天前遗体在江中发现。根据初步调查,曹某英为跳江轻生。
1月7日当天,曹某英借故向学校请假,然后在河边滨江公园附近给自己的好友留言。好友通过留言预感到曹某英要出事,于是赶忙联系班主任老师。班主任老师第一时间联系曹某英的家长,得知曹某英不在家中,果断选择报警。
警方通过曹某英的留言推断曹某英为跳江轻生,于是对附近河域进行多轮打捞。直到今年2月7日,曹某英的遗体在江中被发现,这时距离她失联过去刚好一个月。
先是胡鑫宇,再是曹某英,接连发生两起高中生轻生事件,让我们五味杂陈。这些孩子处在花一般的年华,为什么要选择轻生,放弃自己的生命呢?
孩子们,你们在轻生的最后一刻可曾想过,你们的一时冲动会给父母带来往后无尽的悲伤,会让爱你们的人感到失望和痛苦。
生而为人,不应该只为自己而活,作为子女,有义务给父母养老送终。你们可以一死了之,你们的父母以后怎么办?天天以泪洗面,白发人送黑发人吗?
我一直有一个想法:自杀的人无论有怎样的理由都不值得同情,值得同情的是因为他人自杀而受到伤害的人。无论怎样我都无法站到自杀者的立场思考问题,像胡鑫宇、曹某英这些孩子,他们只是高中生,能有多大的压力无法排解需要用死亡解脱呢?
每个人活在世界上都面临着或多或少的压力,压力无非来自生活、工作、学习、人际关系上。这些孩子不用担心生活费,没有工作上的负担,为数不多的压力来自学习和人际关系,但谁没有一点学习和人际关系上的困扰呢?
一个学校少则500人,多则1000人。他们处在同一片环境中,每天面对的都是同一拨老师,学的都是同一个课本,同样面对的升学压力,没有一个人是特殊的。轻生者所有的理由,都是逃避困难的借口。
全面放开之后,新冠疫情肆虐,有多少老人感染奥密克戎之后在病床上奄奄一息,却不愿意放弃生存的希望,因为他们深知生命的可贵。连老人都不愿意抛弃生命,作为年轻人有什么资格想不开呢?
我一直觉得如今的教育制度太过强调孩子们的学习成绩,而忽视对孩子性格的养成,很多孩子上了高中都没有责任意识。这些轻生的年轻人放弃自己宝贵的生命,既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,同样是对父母的不负责任。
虽然胡鑫宇和曹某英这些孩子有错在先,但我们作为家长或许也需要进行自我反思,避免自己的孩子成为下一个胡鑫宇,下一个曹某英。
作为家长,我们都经历过学生时代,知道学习成绩的重要性,但也要明白成绩并不意味着一切。不能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一台“学习机器”,而是“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”全面发展,提升综合能力,加强自身素质。
胡鑫宇和曹某英已经离我们远去,但他们的故事留给我们的教训不能轻易忘记。“知识改变命运”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,世上成材之路千条万条,可一切的基础都是生命。“好死不如赖活着”,有时我们也需要这种勇气。
美图推荐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- 标签列表
-
- 最新留言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