婚介所不再接待35岁以上的未婚女士
2023-02-12人气:33评论:0
就在前两天,某视频网站一则吐槽视频上了热榜。视频的作者是一家婚介所的老板,他表示自己的婚介所以后一律不再接待35周岁以上的未婚女士,征婚平台不是许愿池,红娘也是凡人。
第二天婚介所老板再次发布视频,表示自己的婚介所不再接待35岁以上,希望另一半身世清白的男性。
从这两个视频中我们看出,这家婚介所的老板被35周岁以上的未婚女士和35岁以上,希望另一半身世清白的男性整破防了。
其实站在老板角度,我们能够理解老板生气的点,因为他的婚介所里经常来一些不切实际的顾客。
女顾客希望通过婚介所飞上枝头当凤凰,往往提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条件,殊不知如果自身条件足够优秀,根本不用来婚介所找如意郎君。
男顾客希望通过婚介所找真爱,但要求真爱出身清白,最好没有婚姻经历,殊不知如果自己有着顶级的硬件,一大把单身女性找你结婚。
中国古代婚姻讲究“门当户对”,婚姻双方必须有着相互匹配的身世、背景,否则很难得到家中长辈的支持。
现代社会,“门当户对”观点被视为封建糟粕。年轻人“恋爱自由”,可以大胆地追求真爱。但很多人也从“恋爱自由”中发现商机,寄希望于通过婚介所找到另一半,从而“逆袭”。
现代社会,虽然不强调“门当户对”,但男女双方在价值观、文化观念方面如果有这很大的出入,那双方结合,很大概率无法获得幸福。
如果单纯的希望用婚姻实现阶级跳跃,不是不可能,但现实生活中很少见。婚介所可以帮助顾客找到三观一致的对象,但没有能力帮你改变命运。
如今的婚介所更多成了“普信男”、“普信女”投资的工具,相亲市场本来是服务业,现在成了投资业,难免令人贻笑大方。
笔者也曾相亲过,由于相亲对象是家中长辈介绍,顾及长辈面子也要去会一会女方。我原本抱着试一试的态度,但女方开门见的告诉我自己是来应付长辈的,根本没有相亲的意愿。我们俩就坐在餐厅中,各自玩着手机吃了1小时的饭,最后AA结账。
我很欣赏她的这种态度,不愿意相亲就干脆利落的告诉对方,真诚永远都是必杀技。现在很多相亲市场的男女就是缺乏了真诚,但如果连真诚都没有,哪里来的谈婚论嫁。
婚介所只是工具,一般去婚介所的只有三类人:
1.工作圈子小,平时接触的人很少,尤其是接触的异性少。
2.要求高,觉得身边的异性配不上自己,想要通过婚介所找到能够匹配自己的另一半。
3.不懂得如何处理两性关系,需要他人的帮助。
但无论是哪类人,都需要对婚介所的红娘保持真诚。如果你的条件红娘无法满足,对方也会忠言逆耳的提醒你。
与其寄希望婚介所改变命运,不如努力提升自己,让自己配得上自己理想的婚姻对象。虽然现代社会不是“门当户对”的时代,但仍有“门当户对”的潜规则。
如果35周岁以上的女性足够优秀,你的如意郎君自然就会来到面前。如果35岁以上男性事业有成,一群小姑娘会围着你转,这就是现实。
单身不可怕,可怕的是明明一直单身,却不为之付出努力提升自己的人。找到自己单身的根源,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,通过婚介所病急乱投医,只会适得其反。
美图推荐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- 标签列表
-
- 最新留言
-